《游牧人生Nomadland:流浪者之歌》

你能想像這世界上真的有一群人是以車為家的車床族嗎? 電影描述了2011年歷經了金融風暴,在內華達州小鎮的石膏廠關閉與丈夫過世之後,失去一切的Fern踏上以露營車為家的公路旅行,在途中遇到那些同樣以車為家的新興族群。 為了繼續活下去,你願意放棄生活中的哪個部分? 六七十歲本來應該是含飴弄孫的年紀,但在美國有一些阿公阿嬤卻還在與各種帳單各種貸款房租奮鬥掙扎。微薄的退休金也無法支撐起那些沈重的負擔,於是卸下重殼放棄房子,家當都搬到車上,過著四處遷徙流浪打工的日子,彰顯了美國社會福利制度的問題與他們的處境。 虛實之間 電影改編自Jessica Bruder的書,以紀錄片與敘事片的混合體寫實的記錄了這一群人的生活型態。之所以說寫實,是因為片中出現的大部分都不是專業演員,包括在Amazon包裝工廠遇到的單親媽媽Linda May,罹患癌症即將不久於人世的Swankie,聖誕老人Bob wells,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物,真實在書中出現的人物。甚至游牧民族的社群互助聚會Rubber Tramp Rendezvous也都是真實存在的。那些壯闊的荒野或岩石,也都是真實存在的。 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可能未必如想像中浪漫。你可能要忍受半夜被嚴峻的低溫冷醒,忍受罐頭湯料理,忍受在車上拉屎,拉到一半還被狂敲門的不堪,而且別忘了自己的屎自己倒。沒有做好準備就上路是非常危險的,若你在渺無人煙的荒漠中爆胎或拋錨,是喊破喉嚨也沒用的。 但令人溫暖的是,在路上的人們總是樂於互相幫助的,不管是介紹工作,分享食物,交換生活必需品。路上的人們也總是較容易敞開心胸的,抑或圍著野火談天說笑烤肉唱歌,抑或往火堆投石紀念逝去的車友。 "I'm not homeless, I'm houseless" 被迫上路的Fern難免令人為她感到擔心,在超市與過去家教學生與家長的偶遇是Fern第一次被邀請回到房子裡居住。”I’m not homeless, I’m houseless” 我不是無家可歸,只是沒有房屋,Fern看起來故作倔將不接受同情。當同事Linda邀請他去游牧民族們的車友聚會時,Fern也覺得她並不需要這些,這或許參雜了一些美國普遍社會對這些以車為家族群的不友善觀感( 註1 )。但表情仍然隱藏不住那些困惑與迷茫,一直到找工作到處碰壁後轉折。 "我不明白為何要鼓吹人們...